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,曹丕在称帝之后,很多人都认为,为什么那些汉室忠臣还会继续跟随,不去投靠刘备呢?其实对于这个说法还是有些偏颇的。毕竟刘备并不是代表大汉的。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其中的原由吧!
曹操虽然没有称帝,但对于自己的下一代,曹家的延续,绝对有全面和深层的考虑。这是人之本性,付诸于实施中,肯定不外一个大方针:追随忠于曹魏的,抬举;死脑筋认为汉帝还为正统的,排挤。
政治上,站对了队与站错了队,很关键。利益上,权衡好得与失,很重要。当时当势,朝廷上职员,在取舍上肯定倾向偏于曹魏的占了大比重。
荀彧功高不高?曹操初创业,就追随左右,献策献计,助曹操一统北方。结果呢,儒气重,始终认为曹魏不该独尊。可能他本心想的是,我家世受汉恩,我助力曹操,一起匡扶汉室,报效朝廷,然后青史留名,哪怕扶汉光荣榜上,曹操排名第一,他前五即可。也或许是,青壮年时期的曹操,与他交流的也是扶汉这个志向,受了这个印象太深。但随着形与势的变化,个人年龄阅历认知的成长,人与事是会变的。当他发现曹操变了,一时拐不个这个弯儿来。最终遭遇到曹操不满与冷落,忧郁而死。如此结果,比荀彧位置还低,功劳还小的,会怎么想?怎么选择?!
汉献帝为了不愧对列祖列宗,也实施了几次“反击”,结局呢,他用的人,无一不被曹操重棒打杀。站什么队,朝臣又会怎么想?怎么选择?!
一切的一切,曹操已为曹丕打好了基石,铺平了大路。不难想象,曹丕从谋划上位到即位那天,红包绝对没少发,官位绝对没少许,而献帝已没有这个资本,一切已经都在情势之中。如果还有不少人死忠汉室,恐怕已属于官微权轻,或是只能心中有怨言不敢张于言表的了的那部分了。
再说到忠心汉朝这些人,为什么不考虑投奔刘备。出身上,刘备这辈已没落,不是世袭皇家,士族拥趸的那一系。乱世中,凭些闯荡,际遇献帝,才被后任为宗亲。刘备前半生东投西奔,与诸强争锋,怕亦有人心中自会把他划为军阀、野心家一派。真忠于或虚忠于汉室的,恐怕宁认为刘表、刘璋正宗,也不会认可突然一个草莽间杀出来的“刘皇叔”。地理上,西川在古时属于地偏路狭之地,士人心中向以中原人多地丰、经济文化领先为主导观念。就算认可刘备,舍去一线城市,去到二三线城市,而且去了还不知道受不受待见,风险不是一般的大,是挺大。况且刘备就那一个益州,发展前景又怎能与地多物广的魏国相比,不定什么时候就停摆了。年龄上。年纪大的,就算惋惜汉亡,称誉刘备正宗,也不愿再东奔西颠,闯什么功名了,至多心里发发牢骚,安稳过下半生好了。年轻的,尊汉忠汉之心,随着乱世乱雄折腾,也淡化了。
假设魏国穷些,刘备的蜀地位置不偏些,到是说不定投奔而去的概率会大一些。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17250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